略過巡覽連結
略過巡覽連結
略過巡覽連結
線上報名系統

[ 深度介紹~中華民樂的瑰寶:『 箏樂 』 ]

箏,又叫古箏;日本叫 ;韓國叫伽耶琴;越南叫十六絃琴。
箏的出現,最晚也在西元 200年(秦朝)以前,戰國時期秦國已廣範流傳,直至今日潮州箏仍叫秦箏。
(史記)中 即提到:擊甕叩缽、彈箏博髀,真秦之聲也。
更早的(戰國策)也記載:齊國的臨淄城 ,其民無不吹竽、鼓瑟、擊筑、彈箏。
東漢劉熙解釋說:為什麼叫作箏呢?其音高,箏 箏然也。
日人岡昌引(樂道類集)解釋箏字的起緣:秦國婉無義之兩女,爭彈瑟(二十五 絃),蒙恬破為二器,各取其半(十二絃與十三絃),秦王奇之,遂命名為箏,因爭而成新器也 。
但該書至今未見,且秦箏為十二絃、唐箏方為十三弦,其中不無杜撰可能。
(禮樂記):五弦筑身、形如瑟。
箏字字頭從竹,與秦之筑這個樂器,或許有關係。
(舊唐書.音樂制)描述箏說:形制與瑟相同,只是弦比較少。
古時十二絃者,叫箏;二十五 絃者,叫瑟。從出土的古代樂器文物中已可獲得證實。
相傳(見(通典))古瑟原為五十 絃、黃帝破為二十五絃。
若後再破分為十二、三絃之說,果能成立,則與後代又增回為 十四弦(唐)、十五弦(清)、十六弦(民初)、十八弦、二十一弦、二十五弦、二十六弦、 四十弦、四十四弦、四十九弦。
兩相對照之下,不禁讓人興起時光倒流之想。
古琴與 箏瑟兩者最大的區別,是箏、瑟有琴碼,一絃一碼一音,只能於演奏時透過左手之按、壓 、放等指法於琴碼之左方奏出滑音、變化音;而琴無琴碼,可用左手按指成音。
 一絃多 音,且可用空絃、按絃、半按絃(泛音)成音。
所以古琴只有七條絃,音域卻比古箏更寬。
兩者相同之點是原則上空絃均定為五聲音階,(一般古琴定為F調之五聲音階,古箏則定 為G調之五聲音階) 可以拂絃指法奏出流水效果。且同為高音在內,低音在外。
古箏屬八音中『絲』類樂器,原與琴瑟一樣, 用蠶絲絃,音色古樸典雃;近代才改用鋼線 ,音色鏗鏘;現代則更改用鋼絲尼龍線,可兼得兩者之長。 箏之音色、與演奏特色,因地 域、流派的不同,有極大的差異,不宜通論,須究各箏派,分別論述之。
箏在民間普遍流傳,但似只有潮州有二四箏譜手抄本、(弦索十三套)一書中有古箏分譜 流傳。直至民國19年梁在平始出版(擬箏譜)一書。
山東西南部的荷澤(曹州)、鄆城、甄城一帶流傳一種(山東琴書)的說唱藝術,以洋琴、 墜琴、古箏、(軟弓)京胡、琵琶、三絃為伴奏樂器。已有二百年以上的歷史。
逐漸演 化成之古箏獨奏曲有(鳳陽歌)、(垛子板)、等六首(老六門)。演奏技巧方面,以姆指小 關節搖指,最為突出。
近代鄆城趙玉齋(1923-)更創雙手彈箏(左方)法。
編作箏曲(大八板) 、(慶豐年)、(新春)、(工人贊)等。 出版有(山東箏曲選集)等三書。
另一鄆城箏家高自成(1918-)編作有(高山流水)、(琴書 曲牌聯奏)、(鳳翔歌變奏曲)、(天下同變奏)等曲,出版有(山東古箏曲選)、(山東箏曲 集)等。
除此之外,另有一種稱為(老八板)的古曲演奏形態,由洋琴、古箏、(軟弓)京胡或 琵琶二胡(如意鉤)合奏。
曲目均為由六十八小節構成之四合(段)套曲。
由四大(板)類構成 ,曲目有(漢宮秋月)、(美女思鄉)、(鶯轉黃鸝)、(夜靜鑾鈴)等。 山東西部的聊城、臨清一帶,則有(雙板)(4/4拍子)、(單板)(2/4拍子)兩種古箏獨奏曲,亦均 為六十八板體。
曲目有(流水激石)(三環套日)、(孤雁出群)(玉連環)等。 最有名的古箏代表曲目,應屬婁樹華改編之十三絃箏曲(漁舟唱晚),原由山東聊城金灼南 根據山東聊城、臨清一帶兩個民間的(雙板)箏曲(2/4拍)(流水激石)、(三環套日)合成,傳 予婁樹華。
婁樹華再傳予其弟子曹正(1920-),曹正與朱郁之將之合編為胡琴與古箏之重奏 曲,是他的成名曲之一。
其中第三段催板,描寫風雨歸舟的迴旋模進旋律,尤其膾炙人口近半世紀之久,且歷久不 衰。是古箏經典性的奏法與作品。
各派均加以吸收,演奏譜僅有略微不同而已。
其後曹正又在南京從梁在平學習古箏,經常演奏(高山流水)、(天下大同)(河南八板)。 出版有(箏曲選集三冊)等多種。
以上三種箏曲曲目,形成(山東箏)派。
與山東相鄰的河 南省,流傳一種稱為(河南曲子)的說唱藝術,清朝中葉以後盛行於南陽一帶,又叫(河南鼓 子曲)、(南陽鼓子)、(大調曲子)。
大調曲子中器樂(開場曲、間奏曲)部分,叫(板頭曲) 的,多以古箏、琵琶、三絃主奏,(配以簫、四胡、八角鼓等)。約有(天下大同)、(高山流 水)、(新開板)、(賞秋)、(打雁)、(蘇武思鄉)、(泣顏回)等四五十首六十八板體的曲 目,統稱(中州古調)。
中州古調全曲有三段,慢板與中板共六十八小節,快板三十四小節。
演奏特色是多用中指 外彈、大顫音、迴旋滑音、抖吟與微分遊搖。形成(河南箏)派。
河南箏派經三大名家─王省吾、曹東扶、任清芝的努力,脫離山東箏派,成為獨立的流派。
曹東扶(1983-1970)彈箏,師承馬書章。擅演奏(落院)、(思春)、(思鄉)、(思情)、(閨中 怨)等哀傷曲。
 (上樓)、(百鳥朝鳳)、(流水)、(爭梅)也是名曲。 出版有(河南鼓子曲) 、(古箏曲集)、(抓箏八法練習曲)、(曹東扶箏曲集)。編作有(鬧元宵)、(採茶燈)、 (變體孟王省吾(1904-1968)彈箏,師承石登岩。
經常演奏(花流水)、(和番)、(打雁)、(河 南曲子曲牌聯奏)等十三首河南板頭曲(王克先整理)。
出版有(河南曲子板頭曲選)、(古 箏獨奏曲集)(劉家貴整理)等。

 
 

 

 

地址:台北市民生東路一段25號3樓之8 電話:(02)2531-1997
E-mail:
scm.adsl@msa.hinet.net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考級、大賽專用 E-mail: chinesemusical000@gmail.com 專線:0903-375-000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網站維護